最近常看他的散文跟詩,而且每次好像都讀到了一點什麼 

  買了幾年前,由三民書局出版的向陽評論集,讀之心中有感。這本書收錄的文章,距離今天說近不算近、說遠也不盡然;之所以觸動神經,是因為有些篇章所談的話題,幾乎就是我一直以來所感覺到的事情─但宥於自己的表達能力,每次講到那些東西,都會被情緒所左右,讓別人難以消受...

  其中一篇文章,談的是距今九年前、還沒發生世紀浩劫時,他批閱當年聯考國文試題之後,所寫的總體評論;文章裡面勾住我再三迴蕩的,是作家期待有那麼一天,國文的教科書能真正成為學生的文學啟蒙書─過去教科書裡充斥的政治、道德八股,他不希望再繼續存在於書中、削弱學生閱讀意願。這讓我想起一週前,報端有讀者的投書,意有所指地直批國文教育:「...好不容易熬過了考季,接下來看到文言文都想吐,怎還會有想去接近它的念頭...」看來無論是對於作家(向陽),還是其他的一般大眾而言,「興趣」都已經是重點中的重點。

  文言白話的糾紛,是台灣由來已久的爭議;其實我覺得不管是何種文體,如果讓學生找不到共鳴,幾乎就可說是「失敗」。投書者說,與其斟酌要灌四五%還是要灌五五%,還不如多想想怎樣才能激發出學生對文學的喜愛。 這段話也是深得我心,在原本就扭曲的制約式環境之下,還強求要「體會古文作者痛苦」、並且要「惜福感恩」;說一句難聽的,簡直就是令人不堪的笑話─我實在搞不懂,在經歷那麼多怒潮的挑戰後,檯面上那些以搶救國文為名的人怎麼老弄不清一個道理,國文課本選的、他們要推動列為「必修」的,就算古代讀書人也未必都認同啊!

  閱讀,可以喜可以憂、有笑也有啼,最怕的就是讀一堆東西,到最後也排除五六成...能不能就讓人單純喜歡看書,而沒有任重道遠的文以載道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x4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