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時候誰也不理他,死了,再來天才天才...」

                    ~結尾處古茶妹對郭老師說的一段話

就像梵谷死了才被發現價值一樣,古今東西的人好像都是在人不在了才知其才華

 

最近,我卸下幾成對悲情作品的抗拒心理,選了《魯冰花》作為空閒時刻閱讀的作品

整本讀下來,感覺書寫得很細膩,算是印象深刻的「譴責小說」

譴責的,是這個殘忍的社會,殘忍的價值觀

埋沒了一個人才,然後再來一再地追悔

結果體制還是不改變,就連一絲絲的突破也懶得去做

 

很多事務的深刻價值,常常是以小至個人、大至社稷的災禍來換

但是記得有個俄國人,在談起他們國家悲劇的時候,有感而發說道

他寧願當代的年輕人不痛不癢,也不要他們再受一次他當年的苦難

 

比較起來,為了所謂的處變不驚,或是堅苦卓絕

我們是否真的在不知不覺中

成了外國媒體抨擊的

習慣災禍,感應麻木,標尺下降呢?

025.jpg

 

 

 

 

取自客家文學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x4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