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以前看到這張唱片時,其實不是很有興致購買;因為,我那時對本土音樂,比較沒有聆聽的動力。不過現在心態改變,一方面這位作曲家的作品,已經有好幾首都留給我不錯的印象,二方面我對台灣本土的事物,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喜愛,所以終究還是買來聽了。

  拆了套模以後,我將整張都聽過一次,感覺真的很不錯;這張唱片的曲目,除了收錄不太瞭的基督教音樂,大致還可分成三個部份:古典器樂譜曲、台灣民謠取材與藝術歌曲改寫─雖然是這樣分,不過整體都是承繼了浪漫主義時期雅致的樂風,而作曲家一貫的台灣氣息,也時常能在音符中聽到,整體就是如糕點一般甜美的味道。聽過他的大部頭協奏曲,我也知道他一向愛用民謠素材,加上出色且專業的處理,聽來都是清新而別致的呈現,難怪在國內外都屢次受到很多人讚賞。

  在古典器樂譜曲上,為女兒大提琴演奏會所寫的夜曲,改寫成小提琴版之後依舊優美動人;另一首夜曲, 原先是寫給中提琴的,但是因為更像小提琴,結果發表後的反應不太理想,後來文建會在屏東辦樂展,作曲家為了向屏東的小提琴教母─李淑德女士致敬,將之改成小提琴獨奏,這才打動眾人的耳朵;冥想曲樂思頗富詩意,美國海岸深秋傍晚的海風,勾動了作者的鄉愁。在藝術歌曲改寫上,他挑了知名的《出外人》,以及為林央敏詩譜曲的《嘸通嫌台灣》,充分流露他對台灣的疼惜與依戀。

  至於台灣民謠改編,這張專輯收錄的曲目不少,但我只列舉兩首:一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望春風》,這首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流行歌曲,在刻成曲盤後漫長的數十年,漸漸成做台灣人的代表旋律,經過作曲家巧手更化身沙龍的小品;而唱片第一首《台灣頌》,取材自歌仔戲與平埔古調,不禁讓人聯想到作家筆下,在廟口搬演的歌仔戲,還有現代台灣都市叢林中 ,已經越來越不容易看到的,恬靜的農村風情;前一段述說的作品,其實也多少有台灣味,但與民歌題材是不同的色彩。

  再說到專輯本身,演奏小提琴的是蘇顯達,他曾在台首演對岸《梁祝》協奏曲,這首因政治因素被查禁多年的名作,自己也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節目,本作中他使用由奇美出借的義大利名琴;鋼琴伴奏由葉綠娜擔綱,她在所有曲目彈奏出的音符,粒粒晶瑩剔透,因為學鋼琴出身的作曲家,從不認為用在伴奏時的鋼琴,就可輕忽大意草草帶過,所以鋼琴能如此出色。這也就難怪,第十屆的金曲獎,這張唱片能夠打入評審的心坎,只是以前自己不知道罷了。

  推出唱片的,是望春風文化公司,這也是其最知名的一張;封面初見時不甚特別,現在看來卻越發有感覺─斗笠、葵扇與不知名傳統樂器,以及唱片上繪製的台灣與提琴圖案,象徵了西方樂器詮釋的台灣風味,別具巧思。

這張唱片價格很實惠,只要區區的兩百五十塊,就能換來一場高質感的饗宴!

 

 

 

  

圖片來自望春風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x4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