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哲

音樂會:台灣的愛與希望:蕭泰然作品精選
 
時間」:2012年10月21日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主辦」: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指導)
         大田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
「演出者」:高雄市交響樂團
             指揮:楊智欽
             鋼琴獨奏:劉孟捷(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
             小提琴獨奏:薛志璋
             鋼琴獨奏:劉富美:(1947序曲)
             女高音:林慈音
             高雄市內合唱團
 
 
 
  10月21日的這場蕭泰然作品精選音樂會,不僅是一場歷史性的音樂會,也是一場讓陳菊市長和所有高雄市民覺得自豪的音樂會!
 
  這不僅是一場高雄市民的音樂會,也是來自美國和全台各地的蕭泰然迷的音樂會;我碰到了來自美國、台北、台中、台南各地的知音朋友,連蕭泰然當年的文化戰友許丕龍和女兒許景淳也趕來了,出身高雄鳳山的蕭泰然也特別從美國南加州抱病歸來,也因為他的出席,使這場音樂會充滿了感人的氣氛和歷史性的意義。
 
  這場音樂會本來是邀請台裔星加坡的指揮家王雅惠返國指揮,他曾與林昭亮合作,指揮美國俄亥俄州的奧克蘭(Akron)交響樂團,演出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頗獲好評,可惜因臨時有要事,無法返台指揮,因此才由高雄市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楊智欽臨時代打,而且才預演二次,就有今晚的成功演出,頗為難得。
 
聆聽音樂會之後,我馬上寫下心得,與想想論壇的讀者分享:
 
 
  今天這場音樂會,最難得的歷史意義,是一場「Made in Kaohsiung」的音樂會,因為二位「蜚聲國際,重新復活」的音樂大師級人物,蕭泰然和劉孟捷都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而交響樂團和合唱團也都是高雄本地的產物,這是高雄文化主體性的一次最佳見證。
 
  我認為高雄市民應該對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同時這種可以讓全體市民感到自豪的音樂會,應該要每年舉辦,甚至每年都應該有「高雄音樂節」來宣揚這些高雄的音樂家,也許台灣的音樂文藝復興就會從高雄開始
 
  今天的第一個節目是,所有鋼琴協奏曲中,最有名的貝多芬第五首鋼琴協奏曲(皇帝),因為我的座位在第一排,因此彷彿劉孟捷是單獨為我演奏,他的所有表情,我都看得一清二楚。
 
  劉孟捷確實是世界級的演奏家,從美國到台灣,我一生至少聽過十場以上的此曲演出,今晚的演奏,是我在紐約的林肯中心,1970年4月魯道夫.塞金(Rudolf Serkin)演出貝多芬「皇帝」之後,最感人的一次演出。
 
  1993年他21歲時,劉孟捷就畢業於費城寇第斯音樂學院,並留校任教,格拉夫曼不在時,他常做郎朗的代課老師。1994年他得了一場怪病,與病魔搏鬥一年多,才重新復活,因此他的演奏充滿了簇新的生命力。2002年他繼黃海倫之後,第二位獲最高榮譽的艾維理.費雪職業大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的台裔鋼琴家。
 
  很多蕭泰然迷,以為今天音樂會主題是:「蕭泰然作品精選」(台灣的愛與希望),因此非常期待這位國際水準的高雄鋼琴家,會演出蕭泰然的鋼琴協奏曲。畢竟這首蕭泰然動人的傑作,雖然在加拿大、美國、台北、台中演出過,但從未讓高雄市民聽過,而貝多芬的「皇帝」雖然偉大,卻缺乏了蕭泰然音樂中濃濃的可以觸動台灣心的味道,希望明年高市交,能夠請劉孟捷再回來,在高雄首演「蕭泰然的鋼琴協奏曲」。
 
  下半場的節目才是,真正的「蕭泰然作品精選」,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和「1947序曲」,這二首作品,確實是蕭泰然所有作品中的精品,也是他這位虔誠的基督徒、心靈最接近上帝時的傑作。(貝多芬曾說:我一生最好的作品,是心靈最接近上帝時所寫的。)
 
  蕭泰然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他50歲那一年才接受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之邀,以寫遺囑的心情,三個月內不眠不休的寫出這首台灣音樂史上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1992年11月13日林昭亮與大山平一朗合作,由聖地牙哥交響樂團作世界首演時,轟動國際樂壇,這是台灣作曲家的作品,首次被美國著名交響樂團演出。
 
  2003年由高市交與蘇顯達做高雄首演,這次由蘇顯達的高徒薛志璋擔綱演出,表現也非常出色。薛志璋的音色柔美,蕭泰然優美的浪漫旋律,由獨奏者內心的深處自然地流露出來,頗得其師蘇顯達之真傳。指揮楊智欽頗為嚴肅認真,雖然只預演二次,但他與薛志璋合作得很好,第一樂章的「靜夜星空」樂段,小提琴與豎琴的對答,讓聽眾感到「此曲祇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境界。
 
  第二樂章在風格上比較接近國民樂派的德弗扎克,但是蕭泰然這個樂章最重要的企圖,便是想把台灣民謠的素材「牛犁歌」提昇到國際水準的境界,薛志璋在演奏蕭泰然的慢板樂章時,他神情非常投入,使出渾身解數,完全浸沉到蕭泰然的音樂世界中引領聽眾到崇高純淨的心靈境界。
 
  第三樂章是技巧最艱難的一個樂章,在作曲手法上也比較現代化,前面二個樂章是德伏札克或拉赫曼尼諾夫式的浪漫派作品,但這個樂章,已經進入了巴爾托克與普羅柯菲夫的技巧領域,並加入27小節巴赫的賦格,台灣民謠「一隻鳥仔哮啾啾」,也可以在此樂章中聽到,但這些不同的元素卻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蕭泰然音樂生命中的一部份。
 
  在此樂章中,聽眾可以聽到作曲家與苦難命運的掙扎與搏鬥,以及他對生命的熱愛與永懷希望。在演出此樂章時,指揮楊智欽與獨奏薛志璋的配合漸入佳境,他們把此曲中不屈服的台灣精神,表現得可圈可點,最後整個樂章在勝利的高潮底凱歌聲中結束,當蕭泰然與指揮和獨奏握手時,全場聽眾給他最熱烈的掌聲。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使他由民族音樂家蛻變為國際性的音樂家。
 
  最後一首壓軸是蕭泰然「1947序曲」,這是1994年蕭泰然大難不死,用生命寫出的一首台灣人的音樂史詩,他這種充滿歷史使命感的創作心情,與西貝流士創作「芬蘭頌」的心情是一樣的。高市交在三年前,在捷克指揮大師馬卡爾的領導下,曾演出此曲,頗為感人,連馬卡爾本人都被音樂感動落淚!
 
  這次楊智欽賣力認真的指揮下,加上高雄市內合唱團的高度配合,以及女高音林慈音充滿感情的動人演出,更特別的是由蕭泰然知音劉富美擔任的鋼琴獨奏,今天更有突出的表現,彷彿這首序曲頓時變成了鋼琴協奏曲。
 
  而且從鋼琴彈奏的部份我們聽到台灣人前仆後繼的奮鬥永往直前的台灣精神。同時在指揮楊智欽雄壯有力的管弦樂伴奏下,女高音與合唱團帶來了全曲的高潮,唱出台灣人民的心聲以及愛與希望,讓淚水交織在台上的演出者與台下的聽眾。
 
  最後由大合唱頌讚鄭兒玉牧師的<台灣翠青>,憧憬一個鳥語花香,自由民主,各族群和平相處的台灣理想國,終於在蕭泰然的音樂中出現,這時達到了全曲演奏的最高潮,幾乎達到了西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的崇高境界,顯然蕭泰然已經用音樂創造了台灣文化奇蹟。
 
  結束時,全體聽眾不約而同地給蕭泰然及演奏者熱烈地起立鼓掌,很多演出者包括指揮以及聽眾都從內心裡湧出了淚水,最後在楊智欽指揮下,全體聽眾都以唱台灣國歌的心情,再一次歡唱<台灣翠青>,才正式依依不捨地結束這場感人的歷史性音樂會。90歲的鄭兒玉牧師也親臨現場,我大概跟他一樣,雖然在現場聽了「一九四七序曲」無數次,但還是會感動得流下眼淚。
 
  最後我告訴坐在我旁邊的李永得副市長,希望能讓所有高雄市的老師與學生有機會聽到這些會讓高雄市民自豪的曲子,並且每年至少有一場「蕭泰然作品精選」演奏會。 (2012.10.23完稿於溪頭米堤飯店)
 
來源:想想論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x4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