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向陽,日昨又見文化人對教科書的批評,只是這篇又犀利了一點
從開口到閉嘴
今日登場:廖玉蕙
去年春天,曾應邀到某國小演講,對象是四年級的小朋友。
學生在禮堂的一隅席地而坐,約莫百來人,眼睛晶亮,充滿興味地望著演講者。當我和他們互動時,這些十歲上下的孩子舉手回答的踴躍,讓我大吃一驚。因為不管是我曾經教授的國、私立大學生抑或演講場合中遇到的成人,應對同樣的發問,多半不是立刻低下頭來,就是微笑不語、莫測高深。
由小學的踴躍發言一路到大學的微笑沉默歷程,到底隱藏了怎樣的玄機?這些在大學課堂外也許可以滔滔不絕說著俏皮話的學生,忽然集體在教室內失聲,是純粹成長時的荷爾蒙或生長激素改變所使然嗎?抑或在求學過程中越來越沒有機會思考或發言所導致?甚或在課堂上積累太多不愉快的發言經驗而形成?我們的老師需要為學生一逕沒有答案的緘默習慣負些責任嗎?
文白比 絕非問題的核心
從開口到閉嘴,絕非一朝一夕之事,當學生藉由各項學習逐漸建立個人思想體系之際,我們的國文課曾經提供他深思、討論的時間和空間嗎?換個角度思考,國文課為他往後的人生儲備了那些資源?是情意的開發?是美感經驗的涵養?是解讀人生能力的增進?是創意的養成?抑或只是讓學生在學力測驗或指考裡爭取到高分?
近日,課文裡的文言、白話比例被炒得沸沸揚揚,甚至成為搶救國文的焦點,其實,語文教育的議題多端,文言與白話的比例哪裡是此刻的重點!
教科書 選文漏列作者名
前一陣子,應邀參與國小教科書的審查。翻開第一頁,赫然發現,目錄頁上,只條列篇名,作者姓名竟然付諸闕如。當舉世都在呼籲「重視智慧財產權」之際,承擔孩童啟蒙的國小課本,竟然昧於潮流,未能順勢將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具體落實,實在是相當大的疏漏。而某些篇章,觀念老舊,動輒喜歡將人比喻成螺絲釘,把人徹底物化,嚴重忽略個人存在的意義;選文的老氣橫秋,更是讓人不敢恭維,或者高談野草的強韌和溫室花朵的脆弱,苦苦呼籲學生挑戰困難;或者文章情境悖離時代太久,遠遠超出學生能夠想像……呼告、教條的空言充斥字裡行間,陳腔濫調,完全漠視學習的效果。這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審查軍中教科書的經驗,第一篇《申包胥哭秦廷》,第二篇《梅臺思親》,第三篇林覺民《與妻訣別書》……完全是失敗主義的再現,彷彿告訴軍中袍澤愛國的結果就是犧牲,人生最大的榮譽就是進忠烈祠!怎不教年輕人閱之卻步?社會的變化一日千里,我們的教科書得趕緊跟上時代的腳步。
學語文 情意共鳴是起點
語文教育應該從個人的情意共鳴為起始點,體察時代的變化,才能收表情達意、欣賞陶冶,進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編輯委員如何選擇文質兼備、切近年齡層需求的文章;教師如何透過觀摩學習,相互切磋教學策略,善盡作品與學生中介的職責,引發學子課堂上學習的樂趣,進而促進他們課外摸索的興味,我期期以為這些都遠比增加文言文比例更加直指教育問題的核心。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2008-11-09/聯合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