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報訊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台灣宣布解除戒嚴,迄今整整二十二個年頭。在這廿餘年光陰裡,台灣社會展現其向上向善的動力,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改革運動,包括政治改革、司法改革、媒體改革、教育改革等。在這些改革運動中成效最卓著的,當然就是政治民主化的進程,讓台灣一步步走出威權體制,邁向多元民主社會。而諸多改革中進展最緩慢、績效最差的,恐怕是教改。教育改革推展遲滯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大概就是參與者的熱度難以持續。我們拿教改與司法改革做一對比,即能看出端倪。

  國內某學術單位日前以「台灣司法改革十年」為主題舉辦研討會,檢討過去十年的司改進展與挫折。司法改革的推動者往往是司法界的工作者,包括律師、法官、檢察官、法學教授等。他們參與改革研討,是出於對自身工作環境的直接感觸。正因為如此,司法改革團體的參與動力強,而大家也對十年事業未竟感到不耐,亟待習法出身的新任總統能對司改做出更大的承諾。

  如果拿司法改革與教育改革相比,則後者的難度更高、挫折也更大。司改十年是由一九九九年上一次全國司改會議起算;如果拿教改大事一九九四年的四一○教改遊行算起,則迄今已逾十五年。即使以體制內連戰時代的行政院教改會做起算點,也已經歷經十四年。如果司改十年未見成效就已凝聚這麼大規模的再次集結動能,那麼教改近廿年幾乎是一事無成(甚至治絲益棼),台灣社會的挫折真不知道有多少,只是苦無機會呈現而已。

  其實,教育改革不易推動、不易凝聚共識,確實有其社會結構上的原因。司改的參與者都是司法工作者,但教改參與者除了教師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學生家長。這些家長親身感受其子女在教育環境中所受煎熬,遂投身呼籲改革之列。但是時光荏苒,三、五年後子女長大了、念大學了、熬過去了,除非這些家長還有更年幼的在學子女,他們恐怕很難再為「別人的孩子」呼籲教改。因此,司改尖兵常在司法環境中一待三、四十年,但家長投入教改活動,往往不超過五、六年。正因為推動改革的主要動力隨時更迭,因此能量難以蓄積、動力難以彙集、社會壓力不夠強,以至於教改始終難以出現成效。

  當我們說家長更迭以致教改動力難以為繼時,其實也點出了學童們的弱勢與無奈。十三、四歲的孩子們既不懂事、也沒發言權,甚至連權利意識都很薄弱。他們即使面對再不合理、再僵化、再不符人本理念的教育環境,也只能對父母親訴說其無奈。國中生即使每天考上四、五次,放學後補習到晚上十點鐘,日復一日背誦演算無聊至極的功課,近視眼比例幾近百分之百,他們也無從義正辭嚴地表達抗議。他們靠同儕的共通經驗相濡以沫,勉強在成人之後相忘於江湖,不計較當年大人們對他們年幼生活的摧折。但是誰無子女、誰無童年?我們怎能因為孩子們無力反抗,遂忍心將受教育的痛苦,年復一年地加諸在他們身上呢?

  明天,台北街頭有一場十五年來僅見的大遊行,要呼籲當局正視教改困境,勇敢地推動十二年國教。七一二遊行推「一二」年國教,當然是名正言順,值得我們呼籲對孩子們的心靈同步解嚴。七一二上午基測結束,也正是受苦學子上街宣洩的好時機。我們不但呼籲所有在國中教育過程中受苦的孩子們上街參與,也希望當年投入教改、但子女已經成年的「老家長」們能夠重回教改戰場。

  畢竟,我們呼籲教育改革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為了別人的孩子;不只是因為心疼自己孩子受折騰,也是因為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唯有當年教改的「公媽派」健將一個個站出來共襄盛舉,教改才能像司改一樣,每年有人持續不懈地「為了教育環境」而投入。唯有投入教改者有規模、成氣候,社會才能被我們感動,官僚才肯聽我們發聲,體制才會被我們融化,教育才會被我們改造。

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x4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