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對廟的印象,是什麼樣子呢?從小生長在古老的府城,我對廟宇的概念卻反而模糊,因為家裡是全然沒有宗教的;加上根本是電視兒童,自然那些寺廟裡就算有表演,也引不起我的興趣、遑論受影響了。[當然也沒太排斥啦!]

  然而,對作曲家馬水龍先生而言,這些長期被譏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常民音樂,卻是他一直以來重要的「音源」;生長於北港都基隆的他,兒時就喜歡到廟口聽歌仔戲,還有南北管、鑼鼓陣─那時代沒太多娛樂,但有的是民間信仰的活動,雨都少年的馬水龍先生,就在這些傳統音樂中成長。

  談到這位作曲家,我想很多人腦海第一個浮現的,都是那首發表於一九八○年代,被電台用作台呼的《梆笛協奏曲》;不過,以前看過他的傳記,知道他以前學音樂過程中,曾依循現代手法、並與民間音樂融合,譜寫出一套鋼琴小品《台灣組曲》,後來實際欣賞的印象,這部初試啼聲之作就相當不凡。

  他援用的民間音樂,都是幼年得自廟口薰陶的元素;廟宇龍舞進香獅舞酒宴的標題,結合五聲音階的現代調性鋼琴表現之民俗宗教音樂意象;這讓人即使對廟不熟悉,也能在音符中想像傳統台灣社會活潑的一面,而且很像印象主義的音樂,讓人有總想再多聽幾次的感覺。

 

  此曲的錄音,是早年新格牌唱片所灌製,彈奏者就是作曲家的夫人─許子珍女士;封面是廟宇和琴鍵的照片,以當年簡樸的技術留下最佳象徵。在滾石買下新格牌後,過了好一段時間才又再發行復刻版,五年前我買的就是這一版,沒怎麼宣傳的專輯,另收《雨港素描》和《鋼琴奏鳴曲》。

 

  或許是作曲家另有想法,這張錄音所收錄的《台灣組曲》,在曲目編排上明顯被整併:廟宇迎神獅舞元宵夜。但不管如何,這套小品都很耐聽,我還將之存入電腦硬碟當中,唱片搞丟讓我慶幸當初的舉動,如今則轉入之前買的MP3隨身聽,只要想到就播放出來,我真的覺得怎麼聽都有況味。

專業的樂曲旨趣欣賞引燈﹝來源:馬水龍的音樂語言世界

第一樂章「廟宇」:結構為ABCD形式。4/4 3/4 6/8拍子輪互交換,先擊鼓引鐘,再由誦經體式從間加入而展開,描繪出莊嚴而脫俗的廟宇。

第二樂章「元宵夜」:本曲為非嚴格調性之不定調性。作曲動機得自於元宵夜民間風俗之舞獅舞龍等熱鬧景象。

第三樂章「進香」:為非嚴格調性之一定調性4/4拍如歌慢板。此曲為安逸而虔誠的善男信女們隨神出巡和進香情形素描。

第四樂章「酒宴」:諧謔曲形式,節奏略為自由2/4拍快板。台灣民俗大拜拜請客之盛況寫真,全曲洋溢著活潑歡樂的場面。

  當然,我還是希望看到這篇的朋友,能多購買這份錄音來聽;無論什麼格式都行,多推廣這個饒富歷史意義的聲音記錄。

﹝圖片取自奇摩拍賣,為了某種氣氛而貼黑膠唱片圖,實際上我買的還是雷射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x455 的頭像
    ax455

    My place

    ax4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